五心烦热

  • 【概述】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心、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而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
  • 【症状】

    (1)阴虚:午后热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颧红、盗汗、遗精、腰膝痠软,口燥咽干,舌质淡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2)血虚:午后自觉两手两足心热,烦劳则加重,头目眩晕,神疲倦怠,食少懒言,心悸,舌质淡,脉细涩或细弱。
    (3)邪伏阴分:手足心热,心烦,眠差,形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4)火郁: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甚则经行不畅,舌质红,苔黄,脉沉数。
  • 【病因分析与鉴别】

    (l)阴虚五心烦热:五脏阴虚皆可出现,以肺肝肾三脏阴虚多见。肺阴虚症见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短,甚则咯血,舌红,脉细数。肝阴虚则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血伤阴所致,症见手脚心热,胸闷烦热,眠少,口渴不饮,身软疲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肾阴虚症见五心烦热,耳鸣、腰膝痰软、遗精、盗汗,脉沉细数。
    (2)血虚五心烦热:常由肝脾两虚形成。肝脾受损,生血、统血失职,遂至血虚而致。肝为“罢极之本”.肝虚不胜疲劳,故稍有烦劳则引起低热。兼见头目眩晕,神疲倦怠,食少懒言,心悸,舌质淡,脉细涩或细弱等血虚症。
    (3)邪伏阴分五心烦热:辨证要点在于入夜营气抗邪达于阳分则发热。清晨病邪复归阴分而不能外解,故热退无汗。营阴耗损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消瘦
    (4)火郁五心烦热:多因抑遏胃阳,不得泄越而致。属实证,不同于阴虚、血虚之内伤发热。临床上只要掌握五心烦热兼见四肢发热、头胀、口苦、尿赤等肝郁火热之证即可与之鉴别。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内关483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4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注:五心烦热是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在背部督脉膀胱经,配合走罐疗效更佳。
  • 【艾灸体会】

    五心烦热可有多种原因引起,针灸治疗的同时应查明原因,寻找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针灸治疗五心烦热症可以控制症状,宁心安神,清热除烦。但部分患者有情绪紧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属于病理范围,有关因素消除即可恢复如常。
    肾阴虚引起的五心烦热配六味地黄丸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