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痉

  • 【概述】

    产后发痉指新产后,发生手足抽搐,项背强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
    《妇女良方》说:“产后眼张口嘴,肢体强直,腰背反僵,言语错乱如痫者,此气虚风邪所伤而成痉也。”
    现代医学的“产后破伤风”可参照治疗。
  • 【症状】

    (1)血虚:骤然口噤不开,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面色苍白。舌淡红苔少,脉细。
    (2)风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重,无汗,继而四肢抽搐,项背强直。口噤角弓反张,苔薄白,脉浮弦。
    (3)邪毒:初起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牙关紧闭,口角搐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或发热神昏,舌质青黯,苔薄白,脉弦紧。
  • 【病因分析与鉴别】

    (l)产后血虚发痉:多由产后出血过多,复大汗出,伤其津液,血少津枯,筋脉失养,肝风内动而致痉。辨证要点为:产后失血过多,并伴汗出,旋而出现四肢抽搐,项背强直与角弓反张。据此即可诊为产后血虚发痉。
    (2)产后风寒发痉:乃因产后血虚感受风寒之邪听致。本症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初起必见表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身重,无汗等.继而出现四肢抽搐,项背强直,口噤,角弓反张等证,若无感受风寒史,则不宜诊为本症。
    (3)产后邪毒发痉:乃因产创伤口不洁,感染邪毒,窜入经脉为患。辨证要点为:牙关紧闭,并呈苦笑面容,舌质青黯,脉弦有力。
    产后发痉一症,总以血虚为本,风邪相搏为标。而风邪又有外风、内风之不同。所以治则不外养血祛风两途。关键在于早治,若延误时日,多至危候而难救。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大椎5240单穴
    曲池4830双穴
    合谷4830双穴
    第2天大陵4830双穴
    劳宫50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第4天风池5230双穴
    足三里4840双穴
    丰隆4830双穴
  • 【艾灸体会】

    护理:患者应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一切外来刺激,防止受伤,有假牙者取出假牙,将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同时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