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产后多汗指产后汗出过多或日久不止者,或称“产后自汗、盔汗”。
新产气血较虚,腠理不密,故进食或睡眠时,汗出较多,常在分娩7-10天后自然减少至停止,这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本症范踌。
-
【症状】
(1)气虚:症见汗出恶风,动则更甚。四肢不温,面色咣白,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濡或细弱。
(2)阴虚:症见睡中汗出,醒来自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不饮,五心烦热,腰膝痠软。舌红无苔或苔薄,脉细数无力。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产后气虚多汗与产后阴虚多汗:两者虽皆因虚,但寒热属性各异,病因病机不同。产后气虚多汗,多为素体虚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太多,肺气益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所致。而产后阴虚多汗,则缘素体营阴虚弱,产后失血,阴血益亏,阴虚内热,迫汗外泄而引起。辨证要点为:产后气虚多汗,自汗伴有恶风,并见乏力,心慌气短,面色咣白,舌淡脉濡等症;与产后阴虚多汗,伴有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舌燥,舌红,脉细数无力显然有别。且二者出汗性质及出汗情况迥异:产后气虚多汗,多为自汗,动则加剧,静则好转;产后阴虚多汗,常是盗汗,即睡中不觉而汗出,醒后即止。
(2)新产数日内,产妇出汗较多,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腆理不密。这种出汗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如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兼有心慌失眠,气短乏力,畏寒等症,则属产后多汗证的范围,应辨证施治。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椎 | 52 | 40 | 单穴 |
膏肓 | 54 | 60 | 双穴 | 复溜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2天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中极 | 54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颈百劳 | 52 | 30 | 双穴 |
肺俞 | 54 | 50 | 双穴 | 太渊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4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太溪 | 48 | 30 | 双穴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艾灸体会】
产后多汗属产后“三急”,需及时处理。产后多虚大量出汗致气血津液随汗而泄,使气阴更亏,造成亡阳虚脱,因此必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