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痛

  • 【概述】

    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痠楚、疼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风”.俗称“产后风"。
    产后身痛的病因虽不详,但历代医家都强调产失血多虚为发病之根本,故论治亦提出以养血为主。这一理论至今仍为临床医生所遵循。
    本症是分娩后的常见症状之一,西医学产褥期中,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病、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类似症状者,可与本病互参。
  • 【症状】

    (l)血虚身痛:遍身疼痛,诸关节紧皱并活动不利,面色苍白,头晕目花,心悸怔忡,体倦乏力,恶露量多,色淡质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
    (2)血瘀身痛:通身疼痛,呈胀痛或掣痛或针刺样疼痛,面紫唇黯,恶露量少,色黯,质黏有块,或伴少腹痛,拒按,舌边略青,苔薄腻,脉弦涩。
    (3)风寒身痛:遍身疼痛,项背不舒,恶寒拘急,饮食减少,时有咳嗽咯痰,恶露减少,少腹时痛,舌质淡,苔薄润,脉浮紧。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产后血虚身痛与产后血瘀身痛:产后血虚夹瘀是产后的生理特点,但有血虚、血瘀偏重之不同,所以临证表现亦异。血虚偏重者,责于血不养筋,筋脉失柔,血瘀偏重者,责于血络闭阻,筋脉不通。两者的辨证要点为:前者呈痠痛,关节紧皱不利,并有血虚见症(如头晕目花、心悸怔忡,恶露色淡质稀,舌淡脉虚等),后者呈胀痛或掣痛或刺痛,并有血瘀见症(如面紫唇黯,恶露质黏有块,舌边青,脉涩等)。
    (2)产后风寒身痛: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防护不密,颇易受风寒侵袭。若风寒流窜经络,遂而出现遍身疼痛。其特点为:身痛腰痛,项背不舒,风邪盛的痛处不定,寒邪盛的身痛拘急,并行恶寒,喜覆衣被.脉浮,舌苔薄白润等症状。
    (3)产后身痛,切忌发汗。误汗则易出现筋脉动惕,手足厥冷,或变生它病。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次髎5450双穴
    中极5460单穴
    疼痛点5450
    第2天膈俞5450双穴
    血海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3天大椎5240单穴
    命门546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委中4830双穴
    第5天肩髎5250双穴
    曲池4830双穴
    合谷4830双穴
    第6天阳陵泉4830双穴
    承山48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 【艾灸体会】

    预防本病首先要做好产程监护,减少失血伤精;注意摄身,穿戴适宜,避免外邪侵袭;调情志,禁忌房事,加强营养,促进健康。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