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概述】

    临床上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先便后血,先血后便,或便血杂下,或单纯便血,均称为便血。多因肠道湿热或脾胃虚寒所致。
    便血一症,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不同,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后世《医学入门》又有“血箭”之称,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也。《寿世保元》将大便下血,血在便前,血下如溅,血色清鲜者,叫做“肠风”。《医学入门》与《血证论》等将大便下血,浊而不清,色黯不鲜,肛门肿硬疼痛者,称之谓“脏毒"。一般情况下,便中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中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而以血在便前便后来分血之远近并不可靠。
    本症是多种肛门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肛裂、痔疾、肛漏、肛痈等。
  • 【症状】

    (l)肠道湿热:便血色鲜红,大便不爽或稀薄,气味秽臭,或有腹痛,口苦,不欲饮食,胸脘痞闷,忍心呕吐,或见肛门肿硬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2)脾胃虚寒:便血色紫黯,甚则黑色,脘腹隐痛,面色无华,肢倦懒言,少食便溏,甚则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脉沉细无力。
  • 【病因分析与鉴别】

    肠道湿热便血与脾胃虚寒便血均表现为大便下血,但二证一热一寒,一实一虚,临床上不难鉴别。
    (1)肠道湿热便血:多由饮酒食辛,过食肥甘,湿从内生,或因久卧湿地,屡犯雾露,湿从外来,皆致湿邪蕴结体内,下注大肠,化热蕴毒,灼伤血络,壅遏气血,而致本症。以便血色鲜红,大便不爽或稀薄,气味秽臭,不欲饮食,胸脘痞闷,恶心呕吐,或见肛门肿硬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辨证要点。
    (2)脾胃虚寒便血:多由素体阳虚,劳倦过度,大病不复等因素,损伤脾胃阳气所致。脾气受损则统摄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以便血色紫黯,甚则黑色,脘腹隐痛,面色无华,肢倦懒言,少食便溏,甚则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此外,本症应与下痢脓血进行鉴别:下痢脓血之症,多呈脓血杂下,并有突出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本症则表现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质,且无突出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二白4830双穴
    承山4830双穴
    会阳5450双穴
    第2天天枢5450双穴
    阴陵泉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3天支沟4830双穴
    上巨虚4830双穴
    血海4830双穴
    第4天脾俞5450双穴
    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第5天百会5230单穴
    气海5460单穴
    内关4830双穴
  •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便血具有较好疗效,可起行气化瘀,活血止血的作用,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清洗肛门,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防治肛裂、痔疮、肛漏、肛痈等原发病。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