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食易饥

  • 【概述】

    善食易饥,是指食量加倍,却仍感饥饿的一种症状,本症又称”消谷喜饥”,其病因多为外感澡热之邪,或过食辛热、煎炸、焦燥之品,或肝郁化火犯胃等因素,致胃热炽盛,阳明蓄血而发,消渴病之中消症,以善食易饥为主症,并兼见口渴、消瘦等,此为善食易饥的一个证型,并非只是消渴病之中消症。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亢、钩虫病等胃肠疾病。
  • 【症状】

    (1)胃火炽盛:善食易饥,形体消瘦,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燥少津,脉滑有力。
    (2)阳明蓄血:善食易饥,发热不恶寒,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质硬,舌质红或见瘀斑,脉沉数。
  • 【病因分析与鉴别】

    (l)胃火炽盛善食易饥:多因外感操热之邪,或肝郁化火,横逆犯胃等,以致胃热炽盛,灼伤胃阴。其鉴别要点是善食易饥,并兼见形体消瘦,口渴,大便秘结之胃火炽盛的表现。
    (2)阳明蓄血善食易饥:多因内已有瘀血,又外感热邪,热邪与瘀血交结于胃肠而致。其表现为善食易饥,发热不恶寒,口澡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质硬,舌质红或见瘀斑,脉沉数。其与胃火炽盛善食易饥之鉴别要点是:阳明蓄血兼见瘀血表现,胃火炽盛兼见胃热的表现。二证均有口渴,大便于结,前者口渴为渴而不欲饮,后者为口渴引饮。前者为大便干,色黑而反易解,后者为大便干结。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巨阙5440单穴
    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肺俞5450双穴
    泽前483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心俞545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天池5240双穴
    少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6天膈俞5450双穴
    天突5240单穴
    膻中545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7天肝俞5440双穴
    章门52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8天肩髃5030双穴
    手三里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9天风池5230双穴
    阳辅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10天二白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11天肾俞5460双穴
    照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本症患者应忌食辛辣,戒烟酒,进食一些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促进气血的生长及脾胃功能的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当休息。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