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下陷

  • 【概述】

    囟门下陷,即“囟陷”《育婴家秘》中记载:“囟陷者,谓囟门陷下成坑也”。
    如果小儿出生后6个月内,前囟微陷,不作病态论。如果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形瘦皮薄,而见囟门外露者,也非囟陷。如果由于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囟门下陷显著,甚至如坑者,则为囟陷。如枕部同时下陷则谓之“枕陷”,其症尤为严重。
    本症常见于西医中的小儿脑积水病。
  • 【症状】

    (l)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小儿囟门显著下陷,或如坑状。形体赢弱,面色萎黄,神少气短,不思饮食,四肢逆冷,或兼便溏,舌淡质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门下陷,甚则如坑,泻痢暴作,或久泻不愈,身热尿频,渴饮水浆,目眶凹陷,形体干瘦,舌红无津,脉细数沉伏,指纹紫滞。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囟陷:此证多见于先天胎禀而引起的肾阳虚弱,或病久损伤阳气,或过用寒凉之药,导致脾肾阳虚脑髓失充,除可出现囟门低陷外,还兼见神气惨淡,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甚至枕部也见下陷,舌质淡白,脉沉缓而无力,指纹淡滞等阳虚之证。
    (2)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陷:多见于病久阴伤,或暴泻伤及气血津液的患儿,常伴有目眶凹陷,皮肤干燥灼热,舌红无津,指纹紫滞等症状。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483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2天命门4830单穴
    关元4830单穴
    神阙4830单穴
    第3天脾俞4830双穴
    章门483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4天肝俞483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5天肺俞4830双穴
    太渊483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6天心俞4830双穴
    膻中4830单穴
    神阙4830单穴
    第7天四神聪48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注:隔两层以上衣服灸,夏天施灸,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温度46~48度即可
  • 【艾灸体会】

    本症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佳,若失治或误治,可成顽难病疾,预后较差。应该避免外邪入浸,注意乳食卫生,寒温适宜,避免着凉,避免接触流行病患者。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