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

  • 【概述】

    夏季热,又称“暑热”,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疾病,尤以1~2岁的小儿发病最多,临床以长期发热,口干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症状。因其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 【症状】

    (1)暑伤肺胃:发热持续不退,热势多午后增高,或稽留不退,气候越热,发热越高,口渴引饮,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精神烦躁不宁,小便频数而清长或淡黄,唇红干燥,舌质较红,舌苔薄腻或薄黄,脉数。
    (2)上盛下虚:精神委靡,面色苍白,虚烦不安,下肢清冷,食欲不振,身热不退,小便澄清,频数无度,大便稀溏,口渴多饮,朝盛暮衰,舌淡苔黄,脉沉数无力。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暑伤肺胃夏季热:多见于疾病初期或中期。多由于小儿禀赋不足,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伤而内热炽盛,暑气熏蒸,所以长期发热,口渴引饮,烦躁不安。气候越热,不耐暑气,所以发热越高。肺津伤则气血生化不足,水液无以敷布,故肌肤灼热,无汗或少汗。暑伤气,则气不化水,频频渴饮,而水液下趋膀胱,出现尿多而清长。口唇干燥,舌质红,均为肺阴津液被灼之象。舌苔薄黄,脉数,亦为暑气所伤之证。
    (2)上盛下虚夏季热:多见于机体虚弱,病势缠绵的后期,虚实并见,虚多于实。系由小儿脾胃素亏,脾土虚败,或病后损及脾阳,脾土虚败,故精神委靡,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下肢清冷,大便稀溏;阴寒盛于下,水不化气,肾不摄水,直趋于下,而小便澄清,频数无度。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0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曲泽4830双穴
    第2天肾俞5050双穴
    委中483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第3天肺俞5050双穴
    大椎5040单穴
    百会5030单穴
    注:隔两层以上衣服灸,夏天施灸,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温度46~50度即可
  • 【艾灸体会】

    本症以针刺为主。室内宜通风凉爽,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