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肿满

  • 【概述】

    妊娠肿满是指妊娠五、六月以后,腹大异常,胸膈胀满,喘急不安等症状。《妇科玉尺•胎前》说:“若不早治,生子手足必然软短,形体残疾,或水下即死。”说明本症常常发生畸胎或死胎。
    本症《诸病源候论》始称“妊娠肿满”,又称“子满”,《妇人良方》称为“胎水肿满”,《济阴纲目》则称“胎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将本症列为“妊娠肿胀”。然妊娠肿满与“妊娠肿胀”不同,后者是既肿且胀,而胎水仅有水肿,故不可混称。临床上妊娠肿满一般分为脾虚和脾肾阳虚两种。
    本症与西医之羊水过多相类似。
  • 【症状】

    (1)脾虚:妊娠五、六月后,腹部迅速增大,手足面目浮肿,小便短少,重则胸闷气喘,不能平卧,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而滑。
    (2)脾肾阳虚:妊娠五、六月后,腹部异常增大,气促,心悸,遍身俱肿,腰脊痠痛,两膝软弱,肢冷畏寒,或大便溏薄,面色晦黯或苍黄,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沉弦滑。
  • 【病因分析与鉴别】

    脾虚妊娠肿满与脾肾阳虚妊娠肿满:均为阳虚之证。脾虚妊娠肿满,多因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损伤脾阳,或因泄泻下痢,耗损脾胃,或因寒热疟疾,烦渴引饮太过,湿渍脾胃,中阳不运,致水湿停聚胎中,脾肾阳虚妊娠肿满,则因平素脾肾之阳不足,或房室不节,肾气内伤,肾阳衰微,不能温养脾土,或脾虚益甚,导致肾阳亦衰。脾肾阳虚,水湿停聚,开阖不利,因而水蓄胞中。其临床表现:腹部增大之快与妊月不符,胸闷气喘,四肢浮肿,均为共有的症状,但脾虚妊娠肿满,必见脾胃虚弱,中阳不振的证候,如四肢无力,不思饮食,面色淡黄等;而脾肾阳虚胎水,必兼肾阳虚衰的证候,如肢冷畏寒,腰脊痠痛,两膝软弱,面色晦黯等。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关元5460单穴
    曲骨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水分5450单穴
    水道54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偏历4830双穴
    复溜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小肠俞544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大肠俞5440双穴
    腹结54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本症相当于西医羊水过多的范畴。首先要判断有无胎儿崎形、死胎,如有胎儿畸形或死胎,应及时去胎益母。积极治疗引起孕妇胎水过多的疾病,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治疗本病要做到“治病与安胎并举”,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饮食宜清淡,不可过食生冷、肥甘厚味之品,以免脾胃重伤,宜低盐饮食。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