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小便清长,指尿液色澄清而量多,多属虚寒证。其病多因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膀胱失约,疏于气化所致。临床主要有阴寒内盛和肾阳不足两种证型。
 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前列腺炎,不孕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腹泻,结肠炎,糖尿病等。
 
- 
                【症状】(1)肾阳不足小便清长:小便清长,量多频数,兼见面色咣白,精神不振,腰膝痠软,形寒肢冷,体倦乏力,遇劳加重,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阴寒内盛小便清长:小便清长频数,畏寒肢冷,腹部冷痛,得热痛减,大便稀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弦。
 
- 
                【病因分析与鉴别】(1)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小便清长属阳虚证,为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故小便清长而频数,伴有头晕目眩,腰膝痠软,体倦乏力,形寒肢冷等肾阳不足之虚寒证。
 (2)阴寒内盛:本证由于阴寒内盛,阳气不温,气化失常所致,见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腹部冷痛,脉象沉弦等阴寒内盛的表现。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曲骨 | 54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照海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志室 | 54 | 50 | 双穴 |  复溜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命门 | 54 | 60 | 单穴 |  天枢 | 54 | 50 | 双穴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6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京门 | 52 | 4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7天 | 大肠俞 | 54 | 40 | 双穴 |  水道 | 54 | 5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8天 | 章门 | 52 | 40 | 双穴 |  阴谷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9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悬钟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艾灸体会】艾灸对本病疗效较好。但对器质性疾病引起者疗效不理想,必须同时治疗原发病二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