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涎症

  • 【概述】

    小儿流涎症又名流涎不收,临床上比较少见。中医称“滞颐”,俗称“流口水”,是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出来,以3岁以下的幼儿为最多见。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流涎是唾液增多的症状。下述几种情况可致:①牙齿萌出使唾液增多,属生理现象;②小儿口内、咽喉炎症,患儿常同时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疱疹性咽炎多见;③神经系统疾病:唾液腺是交感、舌咽神经所支配,主管上述神经的中枢在丘脑,如果流涎相关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受损可造成流涎;④某些药物也可引起。中医认为涎乃脾所主,脾胃虚寒不能收摄其津液,收摄无权则流涎不止。
  • 【症状】

    凡小孩在l岁以上,口水不自主地从口角一侧或二侧同时流下,轻者只在睡眠中出现,清醒即止;重者昼夜不停。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身柱38-4540单穴
    合谷38-4230双穴
    廉泉38-4540单穴
    神阙38-4540单穴
    第2天肾俞38-4540双穴
    涌泉38-4230双穴
    神阙38-454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艾灸对小儿流涎症有效,但施灸时很麻烦,需要父母有耐心。
  • 【案例】

    患儿,男性,1岁零2个月。
    流涎半个月,无其他异常。嘱其父母用艾条悬灸:身柱、神阙、廉泉各10分钟。灸完第二天,流涎减少;连续灸3天,流涎止住,停灸。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