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

  • 【概述】

    小儿疝气是指小儿睾丸或脐部偏坠胀痛的疾病。有脐疝、腹股沟斜疝等。本病好发于小儿出生后头6个月或1~2岁。
  • 【症状】

    患儿脐部或腹股沟处出现肿物,时隐时现,哭闹或用力腹压增强时容易出现,安静则消失。或小腹胀痛,严重者伴有腹胀、呕吐、不能进食等症。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痛点38-4540
    关元38-4540单穴
    曲骨38-4540单穴
    神阙38-4540单穴
    第2天气冲38-4540双穴
    痛点38-4540
    神阙38-454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艾灸治疗本病效果好,治疗期间应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 【案例】

    郑某,男2岁。
    主诉:双侧斜疝术后2年,左侧复发1年。现病史:患儿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双侧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恢复可。父母约1年前发现患儿左腹沟股区有一约“栗子”大小包块,平卧休息后包块可消失。不伴畏寒、发热、呕吐、腹痛、腹泻、肉眼血尿等。以后包块反复发作,多在用力或哭闹时出现。病后一直未做处理。
    查:体温:36.4℃,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左腹股沟区可及一约4x5cm大小的包块,质软,有压痛,按压包块可还纳,包块还纳后按压内环口,包块不在出现。诊断:双侧斜疝术后,左侧复发。
    治疗:给予艾灸治疗。1日,灸痛点、关元各30分钟;2日,灸气冲、痛点各30分钟。以上穴位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40分钟。灸10日小儿哭闹次数减少,包块减小。灸1月症状悉数消失。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