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主要病原为病毒,其次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绝大多数小儿患的是支气管肺炎。秋末及冬季发病达高峰。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六淫之邪,肺失宣畅,肃降失常,而致咳逆、气急、鼻煽、痰鸣等证。属中医“咳喘”范畴。
-
【症状】
小儿支气管肺炎以咳嗽,气促,喉中痰鸣为主症。初期:风寒伴见无汗,流涕;风热伴见发热自汗,鼻流浊涕,口渴;湿热伴见发热自汗,痰多,恶心呕吐。中期:阳明腑实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后期:气阴虚伴见咳喘轻微,神疲,纳呆,常出虚汗,潮热盗汗,咽干。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r>第1天 | 身柱 | 38-45 | 40 | 单穴
|
| 中府 | 38-45 | 40 | 双穴
|
| 天突 | 38-45 | 40 | 单穴
|
| 神阙 | 38-45 | 40 | 单穴
|
第2天 | 大椎 | 38-45 | 40 | 单穴
|
| 曲池 | 38-42 | 30 | 双穴
|
| 膻中 | 38-45 | 40 | 单穴
|
| 神阙 | 38-45 | 40 | 单穴
|
第3天 | 章门 | 38-45 | 40 | 双穴
|
| 阳陵泉 | 38-42 | 30 | 双穴
|
| 神阙 | 38-45 | 40 | 单穴
|
第4天 | 肾俞 | 38-45 | 40 | 双穴
|
| 涌泉 | 38-42 | 30 | 双穴
|
| 神阙 | 38-42 | 4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艾灸对缓解咳喘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本病需配合药物治疗。注意室温以18~20℃为宜,并保持适当湿度(60%左右),经常翻身,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瘀血,促进炎症吸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要少食多餐。一般预后良好。
-
【案例】
刘某,男,7岁。其母代诉:患者于3日前受凉后开始流清涕,咳嗽。曾口服阿莫仙干糖浆及小儿速效伤风冲剂无效,咳嗽加剧,伴喉中痰鸣,气促,鼻翼煽动。医院血常规化验:白细胞18.3 x 109/升,X线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
刻诊:体温38℃,咽红,双侧扁桃体l度肿大,舌尖红,无汗,苔黄略腻,脉浮紧。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艾灸处方:身柱、大椎、曲池、天突、神阙。每日2次,中药处方:麻黄汤加减,1剂,水煎服。当日灸治后,咳喘症状明显减轻。治疗5次后,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