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风

  • 【概述】

    恶风是指患者不仅惧怕寒冷之风,而且连温暖的风也同样感到不舒服而憎恶。恶风多由外感或内伤引起。多见于西医的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 【症状】

    (1)外感风寒:恶寒恶风,或发热恶风,头胀痛,身痛,腰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嘎鼻塞流涕,无汗,脉浮紧。
    (2)气虚:恶风,自汗,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神疲,倦怠乏力,容易出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缓。
  • 【病因分析与鉴别】

    外感风寒恶风,是指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风寒之邪浸袭,卫气郁遏,奋起抗邪故发热;寒邪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身痛,腰痛;风寒之邪影响到肺,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利则鼻塞,流清涕;苔薄白为感受风寒之象。气虚恶风,气虚即人体腠理疏松,营阴弱则汗出;病在表,故脉象表现为浮、缓、紧,若发热还可以出现数脉。
    恶风与恶寒的区别:《伤寒明理论》:“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之内,炜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至于恶寒者,则不待风而寒,虽身火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
    凡伤风、伤暑、伤湿皆有汗,惟独伤寒不出汗,因寒能涩血。
    喻嘉言日:冬伤寒、春伤温、夏秋伤暑、湿、热,此四时正病也,然夏秋亦有伤寒,冬春亦有伤暑、湿、热,乃四时之客病冬春正病一一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风门544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第2天百会5230单穴
    神庭5230单穴
    支沟4830双穴
    第3天大椎5440单穴
    命门5460单穴
    合谷4830双穴
    第4天风府5230单穴
    风池52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第5天大肠俞5440双穴
    大陵4830双穴
    列缺4830双穴
  • 【案例】

    姜先生,34岁,工人,10年3月6日就诊。主诉:发热,恶风寒,伴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气粗,咽喉痛。查体:体温39℃,身热灼手,遍体无汗,呼吸气粗,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按
  • 【艾灸体会】

    艾灸配合灸药治疗本症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在3~5天能治愈。“风寒感冒灸药”处方来源于《伤寒论》的麻黄汤,通过穴位给药,透皮吸收,减少胃肠道反应,尤其适合不愿服中药的患者使用。
    平时应注意保暖.慎避风寒,感冒流行期间应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少去公共场所。并可灸大椎、足三里等穴进行预防。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