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

  • 【概述】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间膈四五十天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迟”、“经期错后”、“经水后期”、“月经落后”。
    如月经周期每月仅延后三五天,并且没有其他不适者,属正常范围。若偶尔延后1次,下次月经仍如期来潮者,亦属正常范围。青春期月经初潮后数月内,或更年期月经终止前,经期时有延后,如无其他症状者,也不属病态。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认为“过于阴"或“阴不及”,即阴寒偏盛或阴精亏虚均可引起月经后期。明代,对于月经后期的认识和治疗实践都有长足的发展,如《普济本事方?妇人诸疾》谓“盖阴胜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运行……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而寒邪之来,《景岳全书?妇人规》更明确提出即有“阳气不足,则寒从内生”,又有‘阴寒由外而入”。同时张景岳还认识到”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说明血热阴伤,也可引起月经后期,《万病回春?妇人科》认为月经过期而来,紫黑有块者为气郁血滞。张景岳主张血少澡涩,治宜“清火滋阴”,无火之证治宜“温养血气”,薛己、万全等还提出了补脾养血、滋水涵木、开郁行气、导痰行气等治法。到了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女科撮要》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使对月经后期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治疗至臻完替。
    西医学称本病为“月经稀发”,多由垂体前叶或卵巢功能异常所致,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施治。
  • 【症状】

    (1)血虚: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绵绵作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弱。
    (2)肾虚:经期延后,小腹隐痛,舌淡苔白,量少,色淡,质清稀,喜热喜按,腰痠无力,脉沉迟或细弱。
    (3)实寒: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紫而黯,苔白,脉沉紧。
    (4)气滞:经行延后,量少,色黯红,有块,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精神郁闷,舌象正常,脉弦。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脾俞48-5260双穴
    三阴交42-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肾俞47-5350-70双穴
    关元48-5450-7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4天膈俞47-5350双穴
    血海42-4840-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月经后期虚证多,实证少,既使有血瘀症状者,也不可多取活血行气祛瘀穴位。本病常与月经过少同时发生,若延后日久,经量亦减,有可能发展为闭经。治疗时应遵循滋养肝肾,填精益血的取穴原则。
  • 【案例】

    王某,女,36岁,已婚生1子。
    主诉:月经延后10天左右,月经量少色黯红,有小血块,伴小腹胀,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红、脉弦。诊为气滞型月经后期。
    艾灸:隔物灸仪施灸,取穴见上表。于月经前3天开始施灸,每月灸3个循环,连续灸3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后月经正常,诸症消失。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