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

  • 【概述】

    月经周期正常,血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1~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经水不利”、“经少”等。
    晋,王叔和的《脉经》最早论述了“经水少”,并认为其病机为“亡其津液”。《万氏妇女人科?经水多少》中提到“瘦人经水来少者,责其血虚少也,四物加人参汤主之”,“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芍归汤主之”。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因而治法也有所不同。《证治准绳?女科》指出“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可见历代医家对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已早有论述。
    西医学中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或长期服用避孕药及刮官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月经过少可参照本病治疗。
  • 【症状】

    (l)血虚:经血量少,经色淡红,质稀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经行小腹空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2)肾虚:经行量少,经色淡黯,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骶痠痛,小腹凉,夜尿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血瘀:经血量少,色黯红或黑,多夹有血块,小腹胀痛不适,血块排后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4)痰湿: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r>第1天脾俞48-5260双穴
    三阴交42-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肾俞47-5350-70双穴
    太溪45-4850双穴
    关元48-5450-7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4天膈俞47-5350双穴
    血海42-4840-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5天合谷45-4840双穴
    阴陵泉42-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月经过少应根据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加以辩证施治,艾灸须配合中药才能起效。经期应注意保嗳,不宜冒雨涉水,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以免因寒而滞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节欲。
  • 【案例】

    陈某,女,30岁。
    主诉:近一年经期正常,经量偏少,经色紫红,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经行时少腹胀痛。
    刻诊:面色晦黯有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脾俞、三阴交各50分钟;2日,灸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太溪、关元各50分钟;4日,膈俞、血海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艾灸2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艾灸3个月,面部黯斑变浅。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