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

  • 【概述】

    畏寒是指患者怕冷,通过添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缓解的称为畏寒。得温缓解是本症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 【症状】

    (1)久病体弱,脉沉迟无力者,属虚寒证.是因久病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表所致。
    (2)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者,属实寒证。是因寒邪直接侵入体内,损伤脏腑或其他局部阳气所致。
  • 【病因分析与鉴别】

    在外感病初起之时,外邪乘之,正邪交争,郁遏阳分,使卫阳之气不能外达,肌表失其温煦,而恶寒。此时虽加衣近火,仍不能使外邪祛除,邪气郁遏不解,故不能使肌体之阳气宜达于表,因而得温却怕冷感无明显缓解,此所谓“恶寒”之理也。而当机体内伤久病,阳气虚于内,或寒邪过盛直中于里,损伤阳气,阳气既虚,则温煦肌表无力而出现怕冷之感觉。此时若加衣近火,防止阳气继续耗散,或以热助阳,使阳气暂时恢复,肌表得以温煦,故怕冷感即可缓解,此所谓“畏寒”之理也。两者的发生机制截然不同。简言之:恶寒为外邪郁遏阳分,阳气不能达表所致;畏寒为阳气虚损,不能(或无力)温煦肌表所致。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命门5460单穴
    关元5460单穴
    太溪4840双穴
    第3天气海5460单穴
    肾俞5460双穴
    大椎5240单穴
    第4天风池5230双穴
    中极5460单穴
    涌泉5260双穴
    注:(1)以上循环灸至愈;
    (2)重灸命门穴治疗五更泻疗效佳。
  • 【案例】

    (1)杨丽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伴畏寒症验案
    患者女,36岁,结婚5年,膝下无子。四肢手足冰冷,平素畏寒,常有小腹冷痛,得热则减。中医诊断:脾肾阳虚,寒凝胞宫,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取穴:三阴交、血海、关元、中极、子宫、子户、胞门、太冲。灸2月后,大便由稀软变正常,口干改善,排卵期乳胀改善,经行小腹闷但不痛,经行血块减少,基础体温双相正常,手足冰冷改善,体力增强,一年来没有感冒,偏头痛没有发作。
    (2)周楣声长时间温和灸临证验案
    戚某,女,53岁。黎明泄泻约7年,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不显。患者形瘦畏寒,偶有腰酸痛,饮食正常,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诊为五更泄。予命门穴施温和灸,每日早、晚各1次。施灸的温热感可从局部渗透于腹内,并在停灸后可持续1~2小时。经此法治疗月余而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五更泄系由肾阳虚弱,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水谷难以腐熟运化所致。命门位于十四椎之下,为督脉所入之门,其所在处与肾关系密切。故重灸命门,可借艾灸的温热之力,渗透皮肤直达深部,增强温补脾肾阳气的功效,可消除因命门火衰而致泄泻。
  • 【艾灸体会】

    艾灸扶正壮阳,温散寒邪,对本症有非常好的疗效。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