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症

  • 【概述】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松弛,手足痿软无力,日久肌肉萎缩或运动障碍,甚则肌肉瘦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故又称痿躄。
  • 【症状】

    一侧或两侧上肢或下肢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患肢肌肉瘦削等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背部疼痛点47-5250-70上肢痿证
    肩髃45-5050
    曲池45-4840
    神阙48-5550-70
    第2天背部疼痛点47-5250-70
    肩贞45-5040-50
    外关42-4540-50
    神阙48-5550-70
    第3天背部疼痛点47-5250-70
    肩髎45-4850
    合谷45-4840
    神阙48-5550-70
    第1天腰部疼痛点47-5250-70下肢痿证
    环跳47-5250
    风市47-5250
    神阙48-5550-70
    第2天腰部疼痛点47-5250-70
    肾俞47-5350-70
    阳陵泉45-4840
    神阙48-5550-70
    第3天中脘48-5450-70
    足三里45-5250-60
    三阴交42-4850
    神阙48-5550-70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艾灸治疗痿症有效,但应同时可配合药物、推拿、理疗以及主动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提高疗效。
  • 【案例】

    王某,女,15岁。
    主诉:右下肢痿软疼痛半年,加重1月。患儿半年前自感右下肢痿软无力,跳绳只能跳6下,走路走一会就得休息,并感到腿痛明显,像断了一样。
    刻诊:患儿面色萎黄,并有大量针尖或大头针帽大小皮下出血点,右大腿肌肉萎缩,较健侧细,捏之松软,小腿肌肉正常,但常感膝关节以下胫骨段疼痛。晚上睡眠不稳,爱翻动蹬被,多汗,足手心热,纳差,腹热胀,大便不利。记忆力减退,一做作业就发愁,成绩差。苔薄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下肢痿证。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治疗。1日,灸疼痛点、环跳、风市、各40分钟/次;2日,灸疼痛点、肾俞、阳陵泉各40分钟/次;3日,灸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各50分钟/次;每日1次,3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次。灸半月后右下肢痿软减轻,肌肉较前有力,疼痛也减,出汗少,面部出血点减少,腹热胀减,大便较前利,纳增,苔薄黄腻,脉沉细较前有力。灸30日后右下肢痿软疼痛大减,现跳绳已能跳60次,睡眠安稳,晚上21:30入睡,早上7:00起床,已不自汗,足手心已不热,大便不利。学习进步,已爱学习。苔薄黄,脉沉细较前有力。灸2月后右下肢已正常,不痿软疼痛,股部肌肉丰实,较前增粗,面色红润,出血点大都下落仅存少许,较前胖,纳大增,苔薄白,脉浮。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