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妇女月经来潮前或值经期,出现呕吐,经后逐渐停止,随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发作者,称为“经行呕吐”,若月经期内偶而发生一、二次呕吐者,则不作经行呕吐论。
-
【症状】
(l)肝气犯胃:经行之际,呕吐频作,吞酸吸气,心烦易怒,纳呆神疲。经前胸闷乳胀,月经量少,色红有块。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2)痰饮伏胃:经行之际,呕吐痰涎。兼有口黏纳呆,饮水即吐,头晕心悸。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3)脾胃虚弱:经行之,呕吐食物,食少腹胀,大便泄泻。月经先期,量多色淡,或后期量少。偏寒者呕吐多为清水,面色咣白,四肢不温,舌质淡嫩,脉沉细。偏热者多为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舌质红,苔光剥少津,脉细。
-
【病因分析与鉴别】
经行呕吐主要是由于肝气犯胃、痰饮伏胃、脾胃虚弱所导致。
肝气犯胃主要由于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经前或经期冲气旺盛,而致阳明胃气壅滞不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同时伴有肝气不舒胸闷乳胀等症状,以脾胃素虚,运化失常,经行之际,气随脾胃更弱,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不降而上逆,发生呕吐:痰饮伏胃由于痰饮内伏,阻遏胃气,经行时加重了胃气的壅滞,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内关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2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梁门 | 54 | 50 | 单穴 | 阴陵泉 | 48 | 30 | 双穴 | 第4天 | 胃俞 | 54 | 40 | 双穴 |
丰隆 | 48 | 3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艾灸体会】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刺激性食物不宜过多食用。适当增强锻炼以增强胃肠运化功能,和降胃气。艾灸治疗疾病注重整体调节,注重标本兼治,止呕同时注意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