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质黏稠

  • 【概述】

    妇女月经来潮.经血浓稠或黏腻者,称为“经质钻稠”。
    《景岳全书•妇入规》所述的经水“紫而浓”“浓而成片、成条”的”浓”,即指经质黏稠;经质黏稠与经行挟块不同,经行挟块是指月经混有凝结的血块,这种血块在黏稠和清稀的月经血中都可能出现;经质黏稠多与热邪与痰湿有密切关系。
    经质黏稠多见于其他月经病的兼症。
  • 【症状】

    (1)热伏冲任:月经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质浓稠如膏,经色鲜红,或紫红,并见面红目赤,心烦急躁,失眠多梦,或兼经行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2)肝郁火旺:月经先期或后期,最多,有血块,质黏稠,经色紫红,胸胁胀闷,小腹胀痛,舌红脉弦数。
    (3)湿热蕴结:经行超前量多,稠浊臭秽,色黯红,或经带杂下,并见面黄而垢,头胀且重,脘腹痞胀,大便黏腻,带下增多,色黄臭秽,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4)痰湿下注:经期延后量少,稠而色淡。平时痰多,口淡乏味,头眩呕恶,胸痞腹胀,白带浓稠,兼热者,心烦寐少,月经可提前量多。苔白腻,脉弦滑。
    (5)瘀热内结:经来提前量多,色紫红而黯,黏稠有块,行经时小腹疼痛拒按,或行经发热,烦躁口干,舌质黯红,脉弦数而涩。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热伏冲任与瘀热内结:热伏冲任,素体阳气偏盛,或过食辛热之品,阳热内伏冲任,灼煎经血而致经质黏稠。瘀热内结经期或产后感受热邪,或肝郁血滞,久而化热;或素有血瘀,日久化热,瘀热壅滞胞宫而致经质粘稠。
    (2)湿热蕴结与痰湿下注:湿热蕴结,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蕴久化热。或素嗜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胞宫,与血相结而致经质黏稠,经行超前量多,稠浊臭秽,色黯红,或经带杂下,并见面黄而垢.头胀且重,脘腹痞胀,大便秘腻,带下增多,色黄臭秽,外阴瘙痒;痰湿下注脾虚湿聚,阻滞经脉,化生痰浊,下注冲任,与血相搏而致经血黏稠。经期延后量少,稠而色淡。平时痰多,口淡乏味,头眩呕恶,胸痞腹胀,白带浓稠,兼热者,心烦寐少,月经可提前量多。
    (3)肝郁火旺:情欲不遂,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而致月经黏稠。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膈俞5450双穴
    血海4830双穴
    阴陵泉4830双穴
    第4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5天神门4830双穴
    行间483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第6天支沟4830双穴
    丰隆4830双穴
    内庭4830双穴
  • 【艾灸体会】

    经质黏稠一症,临床上热证、实证居多,辨证的关键在于视月经的颜色。一般来说,稠而色红,或紫、或黑,属热、属实,稠而色淡,属寒、属虚,但虚实夹杂者亦不少,临证须结合脉证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经期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食物。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