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 【概述】

    肝硬化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早期肝硬化和晚期肝硬化(肝腹水)两大类。早期其证较轻,晚期其证较重。属中医臌胀、癓积范畴。是中医内科四大证之一,治疗颇难,至于晚期(中医称单臌胀),治疗尤为困难。
  • 【症状】

    早期则见食欲缺乏,腹胀,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面色萎黄,面颊、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出现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手掌发红(称为肝掌,肝大,表面光滑,脾脏亦有轻、中度肿大,进而诸证进一步加重,形体消瘦,疲乏无力,面色灰暗,腹胀痛,肝脾大,而肝脏由大缩小,质地较硬,腹壁及脐四周静脉曲张。腹部膨大,击之如鼓,鼓之有声者为气聚;鼓之成实者为水停。
    前者为气、血、蛊,后者为水,故中医又有气臌、血臌、蛊臌、水臌之分。病之早期(即前三臌),多属肝脾,至晚期(即水臌)腹水形成,病属肝、脾、肾三脏受害,病多危重。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期门45-5050双穴
    太冲45-4850双穴
    巨阙45-505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肝俞45-5240-50双穴
    章门42-485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4天膈俞47-5350双穴
    天枢48-526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5天三焦俞47-5250双穴
    阴陵泉42-485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6天肾俞47-5350-70双穴
    涌泉45-535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灸后积气,积粪、积水渐渐排下,于是食欲增加,体力恢复,各种病症均可望好转,但肝脾触诊的改善不明显。
    肝硬化患者情绪易于波动,因发脾气或郁闷而致病情反复的现象常见,如若家人能体惊、容让这些患者,使之处于融洽的生活气氛中,对病情的好转有好处。
    病症消失后,不可干重体力活,不可再饮酒,并继续灸半年时间以巩固疗效。
  • 【案例】

    王X X,男性,28岁。
    主诉:2年前医院诊断患肝硬化,脾亦肿大。5月份因饮酒诱发便血,遂被送往医院行脾切除术(肝硬化可导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后者引起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少)
    刻诊:肝区痛,腰痛,劳累后加重。肝功能不正常。
    调理:行隔物灸仪灸,处方见上表。
    灸3个月后,体重增长5千克,肝区及背痛均好转。肝功能转正常。灸至4个月,肝区已无痛感。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