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展快、病情重,病象复杂多变。
本病多由肠腔内外各种因素如蛔虫、食团、粪便、结石或肠套叠、腹腔或肠壁肿瘤,以及肠麻痹、肠痉挛等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而发病。属中医“关格”、“肠结”、“腹痛”范畴。是由各种原因而致胃肠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
【症状】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堵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阵发性剧烈腹部绞痛为普遍现象;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低位梗阻显著;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早期单纯性肠梗阻病员,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休克征象。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肠俞 | 47-52 | 40-50 | 双穴
|
| 承山 | 42-48 | 40 | 双穴
|
| 大横 | 40-60 | 47-53 | 左侧
|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第2天 | 三焦俞 | 47-52 | 50 | 双穴
|
| 上巨虚 | 42-45 | 50 | 双穴
|
| 中极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第3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
【按语】
肠梗阻为急腹症,在艾灸疗法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而影响预后。
-
【案例】
钟某,男,42岁。
主诉:因过量进食半小时后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胃内容物。至医院检查:X线片见空、回肠段局限胀气样肠襻。诊为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5天后症状无缓解,欲拟手术治疗未同意。
刻诊:腹痛、腹胀阵发性发作,恶心呕吐,每日1O多次。查体:脐周、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无振水音,肠鸣音不高亢。
艾灸治疗:取穴按上表。每日2次,早晚治疗。艾灸过程中患者自感腹中胃肠蠕动,矢气频排,豁然松弛。 3天后诸症消失,复查x线片未见异常,随访半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