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

  • 【概述】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后期(3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常(不居枕前位),亦称胎位异常。常见的有臀位、横位和后位。古称“倒产”、“横产”、”偏产”,多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或经产妇。现在临床中一般将胎位不正分为气机郁滞、脾虚湿盛、气血虚弱三种证型。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先露及胎位异常,其中以臀位及横位多见,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
  • 【症状】

    (l)气机郁滞:妊娠30周后,胎位不正,伴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时轻时重,不思饮食,嗳气,大便不调,苔薄白,脉弦滑。
    (2)脾虚湿盛:妊娠后期,胎位异常。身体较胖,但肌肉不结实,身重力弱,不耐劳,或脘闷纳少,或食欲不振,或见浮肿,舌质胖淡,脉滑或兼濡。
    (3)气血虚弱:妊娠30周后发现胎位不正,伴见形弱体瘦,头昏乏力,面色咣白,神疲懒言,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下坠,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机郁滞胎位不正与脾虚湿盛胎位不正:前者多由气机郁滞,胎儿转位受阻而引起;后者则多缘脾虚湿停,影响胎儿转位所致,气滞胎位不正,可见形体黄瘦,面部隐隐发青,除腹部胀满不舒,胸闷等;脾湿胎位不正则见形体肥胖,身重力弱或兼见浮肿,四肢困倦等。
    (2)气血虚弱胎位不正:系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无力转位所致。其辨证要点是以形体消瘦,唇舌淡白,少气乏力,不耐劳累等为主要表现。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至阴504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足三里4840双穴
  • 【艾灸体会】

    分娩时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中医药、针灸矫正胎位,多在妊娠28-32周期间。特别是艾灸矫正胎位疗效确切。如在妊娠30周以前发现胎位不正,可暂不作处理,因大多可自行转成枕前位。如因骨盆狭窄、子宫崎型及肿瘤或胎儿本身因素等引起的胎位不正,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不属本节讨论内容。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