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语

  • 【概述】

    自语是指神志一般清醒而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属虚证,多因心气虚,精不养神所致。
    本症又称之独语,常见于西医的老年性精神病、抑郁症、自闭症、痴呆等。
  • 【症状】

    (l)痰气郁结: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情志抑郁,表情呆滞,哭笑无常,善太息,胸胁胀满,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
    (2)气滞血瘀:喃喃自语,猜疑幻听,情绪不稳,时躁时静,面色晦滞,神情呆滞,记忆力减退,头痛如刺,胸胁胀痛,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3)心气虚:喃喃自语,精神恍惚,神疲自汗,气短乏力,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喜悲欲哭,胸闷不适,喜静,常欲独处,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痰气郁结自语与气滞血瘀自语:二证都有气机郁滞的病机,出现胸胁胀满。但前者多是肝气郁结伤及脾土,脾失运化,使水湿停留而生痰,痰气互结阻蔽神明而致喃喃自语,或语无伦次,哭笑无常,肝气郁结。故神情呆滞,叹息稍舒。痰气犯中则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均为痰气郁结之象。后者多为气滞日久影响血分,使血行瘀滞。气郁脉阻,心神不宁,故喃喃自语,猜疑幻听,情绪不稳,时躁时静。瘀血内阻,气血不得上荣,故面色晦滞,神情呆滞,记忆力减退,头痛如刺,舌质黯红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皆为肝郁气滞,血行瘀阻之象。
    (2)心气虚自语:若禀赋不足,素体心气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或暴病伤及心气,或劳心过度,积虑伤心等,心主神明功能失调心神失养,故精神恍惚,喃喃自语,失眠健忘,喜悲欲哭,常欲独处而喜静,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神疲自汗,气短乏力,胸闷,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心气不足之象。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脾俞5450双穴
    血海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4天百会5430单穴
    神庭5230单穴
    丰隆4830双穴
    第5天膻中5450单穴
    内关483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第6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自语多见于各种神志异常疾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注意情绪调节,避免外界强烈的刺激。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