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错乱

  • 【概述】

    语言错乱是指神志恍惚、语言前后颠倒错乱,或言后又自知讲错,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心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主血脉,脑为神明之府。是以心脑相通。
  • 【症状】

    (1)痰湿内阻:语言错乱,或喃喃自语,神情呆滞,脘腹满闷,舌淡,苔白厚腻,舌体胖,脉濡或滑。
    (2)瘀血扰心:语言错乱,往往随行经而呈周期性发作,或见于产后恶露淋漓不尽,或伴痛经、月经失调等,舌质黯滞有瘀点,脉涩。
    (3)肝郁气结:语言错乱,情绪抑郁,言语不多,胸闷胁胀,善太息,时或易怒,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4)心脾两亏:语言错乱,面色无华,神倦肢软,食纳不振.心悸健忘,失眠易惊,语声低怯,舌淡脉细。
  • 【病因分析与鉴别】

    (l)痰湿内阻语言错乱:素体痰湿偏盛,或饮冷积湿成痰,或肝郁脾滞,聚湿酿痰,痰湿内阻清窍,神明为之扰乱,故见语言错乱。辨证要点:除语言错乱外.尚有眩晕呕恶,纳呆、胸闷腹胀、苔腻等痰湿内阻的症状。
    (2)瘀血扰心语言错乱:多因瘀血内结,影响血运,心主血、主神明,安结则心神不宁,语言错乱,多发生于女子,辨证要点:语言错乱常与经期及产后等有关,腹痛、舌瘀、脉涩。
    (3)心脾两亏语言错乱:证由长期思虑过度,所愿不遂,心主神,脾主思,久思过度,心阴暗耗,脾气受损,而致心脾气血两亏,神明错用,而见语言错乱。以语言错乱.默默少言,伴有面色无华,失眠,惊悸,健忘,纳呆等心脾气血两虚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4)肝郁气结语言错乱:本证常因精神创伤,情绪刺激,使肝气失于疏泄,郁结不解,肝在志为怒,在病为语,肝郁则语言错乱。以语言错乱,情志抑郁,胸闷太息,夜寐梦扰,易怒等为辨证要点。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脾俞5450双穴
    血海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4天百会5230单穴
    神庭5230单穴
    丰隆4830双穴
    第5天膻中5450单穴
    内关483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第6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针灸治疗言语错乱效果显著,诊断治疗应从心、脑入手。多采用镇静安神法,配合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