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足痛是指踝关节以下发生的疼痛,包括足心痛、足趾痛等都属于本症范畴。
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痛风、踝部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
【症状】
(1)肝肾亏损:一侧或两侧足跟痛,或足心痛,局部不红不肿,不耐久行、久立,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眼昏花,舌淡或红,脉沉细无力或弦细数。
(2)气虚血亏:常见足跟痛,入夜疼痛加重,日间活动痛缓,神疲倦怠,面色苍白,畏风自汗,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或细涩。
(3)寒湿凝滞:多发于足趾,走路时下肢困重无力,痛甚则见跛行,小腿痠胀重着,肌肤冷而苍白,逐渐变为紫黯,患肢怕冷,麻木刺痛,入夜尤甚,舌淡苔白,若日久不愈而见脘疽。
(4)风湿痹阻:足部疼痛,遇阴雨寒冷加重,兼有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下肢困重,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缓。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肾亏损与气虚血亏均为虚证,疼痛部位多在足跟部。前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度劳动损及筋骨,或纵欲无度,而致肝肾不足。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损,骨髓失养,则有疼痛。后者多因大病久病后,或失血过多,致气虚血亏,血虚不荣发为足痛。从症状上肝肾亏损足痛可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无力,两目昏花,视力减退等肝肾亏虚的症状,气虚血亏足痛兼见心悸气短、神疲倦怠、面白无华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2)寒湿凝滞与风湿痹阻均因感受外邪所致。前者多因汗出后冷水洗足,或久立于寒湿之地,寒湿侵入所致,寒与湿凝结,气血凝滞,脉络闭阻,不通则痛,夜间痛甚,患足冷痛甚跛行。风湿痹阻足痛是风与湿合,浸淫肌肤,滞留于经络而为痹证,故见全身关节疼痛,或肿胀变形等症状。寒湿凝滞和风湿痹阻日久均可因气血阻滞而致血瘀,或郁久化热。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足临泣 | 48 | 3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2天 | 丘墟 | 48 | 30 | 双穴 |
悬钟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昆仑 | 48 | 30 | 双穴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第4天 | 解溪 | 48 | 30 | 双穴 |
太白 | 48 | 30 | 双穴 | 太溪 | 48 | 30 | 双穴 |
-
【艾灸体会】
足痛患者应注意足部的锻炼,同时做好双足的保健,每天用温水泡洗足部,按摩双足,有利于促进足部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