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痛

  • 【概述】

    足痛是指踝关节以下发生的疼痛,包括足心痛、足趾痛等都属于本症范畴。
    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痛风、踝部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 【症状】

    (1)肝肾亏损:一侧或两侧足跟痛,或足心痛,局部不红不肿,不耐久行、久立,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两眼昏花,舌淡或红,脉沉细无力或弦细数。
    (2)气虚血亏:常见足跟痛,入夜疼痛加重,日间活动痛缓,神疲倦怠,面色苍白,畏风自汗,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或细涩。
    (3)寒湿凝滞:多发于足趾,走路时下肢困重无力,痛甚则见跛行,小腿痠胀重着,肌肤冷而苍白,逐渐变为紫黯,患肢怕冷,麻木刺痛,入夜尤甚,舌淡苔白,若日久不愈而见脘疽。
    (4)风湿痹阻:足部疼痛,遇阴雨寒冷加重,兼有四肢关节疼痛、肿胀,下肢困重,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缓。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肾亏损与气虚血亏均为虚证,疼痛部位多在足跟部。前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度劳动损及筋骨,或纵欲无度,而致肝肾不足。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损,骨髓失养,则有疼痛。后者多因大病久病后,或失血过多,致气虚血亏,血虚不荣发为足痛。从症状上肝肾亏损足痛可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无力,两目昏花,视力减退等肝肾亏虚的症状,气虚血亏足痛兼见心悸气短、神疲倦怠、面白无华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2)寒湿凝滞与风湿痹阻均因感受外邪所致。前者多因汗出后冷水洗足,或久立于寒湿之地,寒湿侵入所致,寒与湿凝结,气血凝滞,脉络闭阻,不通则痛,夜间痛甚,患足冷痛甚跛行。风湿痹阻足痛是风与湿合,浸淫肌肤,滞留于经络而为痹证,故见全身关节疼痛,或肿胀变形等症状。寒湿凝滞和风湿痹阻日久均可因气血阻滞而致血瘀,或郁久化热。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足临泣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丘墟48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昆仑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解溪4830双穴
    太白483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 【艾灸体会】

    足痛患者应注意足部的锻炼,同时做好双足的保健,每天用温水泡洗足部,按摩双足,有利于促进足部气血运行。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