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趾发黑

  • 【概述】

    足趾发黑,是指足趾皮肤或深部肌肉发黑的症状。轻则深红色,重则紫黑色,破后形成溃疡。干者无渗水,湿者渗出污血水,疼痛剧烈,奇臭难闻。其特点为:初起时,趾间怕冷、苍白、麻木、步履不便,继而疼痛剧烈,日久患趾变黑坏死,甚至趾节脱落。本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在我国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多见,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浸袭,凝滞脉络所致。
    《灵枢》中称本症为“脱痈”,后世称“脱疽”。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症状】

    (1)损伤瘀血:起病突然,有明显的外伤史,根据其外伤的程度,下肢颜色及疼痛肿胀的情况也有轻重不同。无明显全身症状,舌苔脉象均正常。
    (2)寒湿下注:初起,轻者足趾黯红,肿胀,发凉,疼痛,间歇性玻行;重者肤色紫黑,疼痛剧烈,手足冰冷,跌阳脉沉伏,肌肤溃烂,但流血水,气味秽臭,痛如刀割,常抱足抵胸而坐,昼夜难眠,舌淡润,脉沉微。
    (3)湿毒下注:足趾及下肢皆肿痛,足趾紫黑,湿烂渗水,清稀臭秽,剧痛难忍,病损处与正常肌肤之间无明显分界线,重者可迅速向上蔓延,舌红苔黄,脉沉。
    (4)肝肾阴虚: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明显,疼痛,舌红少苔,脉细。
  • 【病因分析与鉴别】

    寒湿下注足趾发黑与湿毒下注足趾发黑:肝肾阴虚足趾发黑:三证共同点均为足趾发黑而奇痛难忍,其初始病因多有长期感受寒凉的病史,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寒湿下注者,系因阴寒湿毒久伏于内,血脉淤阻,见一派寒湿表现(患肢发凉,甚者手足冰冷,脓水清稀,气味秽臭,舌润,脉沉)。湿毒下注者:系由寒湿久蕴,湿毒内聚,血脉瘀阻不通,故溃烂湿胀,汁水清稀臭秽,患处与正常肌肤界线不清,舌苔腻。肝肾阴虚者,则见足趾紫黑干枯,病损处与正常肌肤界线分明,舌红,脉细。而损伤瘀血足趾发黑:瘀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由于其为压砸等外伤所致,治疗应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可点刺泄其瘀血,疼痛和肿胀可立消大半。
    此外.本症还应与如下病症相鉴别:
    (l)雷诺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双手,两侧对称,由于寒冷和情绪激动可使手指突然变冷,皮色发白,继而变为发绀,诱因消失后可恢复正常,脉搏正常,可伴有皮肤硬化,很少发生坏疽。
    (2)臁疮:为生于小腿下部内外侧的溃疡,初起患处先痒后痛,红肿成片,继而流汁腐烂,若迁延不愈,则皮肤紫黑发硬,不易收口,严重者可腐烂至骨。
    (3)糖尿病性坏疽:多为湿性坏疽,范围较大,蔓延迅速,并有血、尿搪升高,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阳陵泉4830双穴
    曲泉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悬钟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足三里4840双穴
    冲阳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申脉4830双穴
    照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肝俞54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6天心俞5450双穴
    二白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7天束骨4830双穴
    内踝尖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 【艾灸体会】

    针灸治疗足趾发黑具有较好疗效,主要用于本症患肢未溃时,对晚期溃烂者需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注意肢体防寒,尤其在寒冷季节,要防止冻伤,避免长时间在室外停留,鞋袜要保暖舒适,松紧适度,还要注意保护肢体,防止外伤,定期清洁皮肤。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