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妇人平素月经周期正常,妊娠足月而超过预产期两周以上尚未临产者,称为“过期不产”。在临床上将过期不产分为气血两虚和气滞血瘀两种证型。
本症相当于西医学的过期妊娠。过期不产可影响胎儿、婴儿预后,其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者。
-
【症状】
(1)气血两虚:妊娠足月,逾期半月未产,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气滞血瘀:妊娠足月,逾期半月未产,胸腹胀闷不舒,烦躁易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血两虚过期不产:因素体气血虚弱,血虚则胞胎濡养不足,不能滑利;气虚则胞脉运行不利,无力送胎下行,以致逾期不产。其辨证要点为:其人体质虚弱,并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苍白等气血两虚的表现。
(2)气滞血瘀过期不产:因素多抑郁,孕后气机不利,气滞血瘀,胞脉瘀阻,碍胎下行,而致逾期不产。
其辨证要点是:胸腹胀闷不舒,烦躁易怒,舌质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胃俞 | 54 | 40 | 双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第2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血海 | 48 | 30 | 双穴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第3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艾灸体会】
本症治疗应从速促其分娩,否则,可导致难产或胎死腹中。若艾灸效果不理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中药或西医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