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痒

  • 【概述】

    鼻痒是指鼻腔内瘙痒不适的感觉,有因痒而嚏者,亦有痒而痛者。病因不外乎风、热。以痒为主者属风,痒而痛者多属于热,瘙痒部位多在鼻前庭及其周围皮肤者,常见于鼻疳、鼻疮等病;瘙痒发生于鼻窍内,伴有喷嚏者,多见于伤风鼻塞。
    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鼻炎、运动血管性鼻炎等。
  • 【症状】

    (l)风热犯肺:鼻痒喷嚏,鼻塞时轻时重,涕黄稠。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咳嗽、咽痛等症,舌质红,苔薄或薄黄,脉浮或浮数。
    (2)肺经燥热:鼻痒,呼气发热,鼻孔干燥少津,咳嗽少痰,咯出不易,咽干,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数。
    (3)热毒蕴结:鼻孔痒痛,干燥灼热,鼻部皮肤红肿,或起小丘疹,或轻度糜烂,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全身无明显症状,或有头痛,便干等症,舌质红,苔黄,脉数。
    (4)肺气亏虚:鼻痒阵发,喷嚔频作,伴鼻塞流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 【病因分析与鉴别】

    (l)风热犯肺:风热之邪上扰,或风寒郁久化热犯肺,肺失清肃,邪气停聚鼻窍,故见鼻堵、黄涕、头痛等症。
    (2)肺经燥热:燥热分外燥和内燥,外燥多由气候干燥所引起,内燥多因素体阴虚,燥热生风,故鼻痒干燥,伴口干津少等症。
    (3)热毒蕴结:热毒蕴结于鼻,鼻部皮肤红肿疼痛而糜烂,风胜则痒,故鼻痒,伴灼热感。
    (4)肺气亏虚: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气虚则腠理不密,卫表不固,风寒乘虚易犯鼻窍,正邪相搏,故鼻痒,喷嚏频作。
  •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肺俞5450双穴
    尺泽4830双穴
    太渊4830双穴
    第2天身柱5450双穴
    灵台5450单穴
    委中4830双穴
    第3天风池5230双穴
    印堂4830单穴
    合谷4830双穴
    第4天大椎5240单穴
    上星5030单穴
    迎香4830双穴
  • 【案例】

    周敬佐针刺及隔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孙某,女,36岁,2003年9月10日就诊,患过敏性鼻炎7年。主症为:鼻塞、鼻流清涕,奇痒,狂喷(连续打喷嚏7次以上),每于天气变化而反复发作,口鼻干燥,周身乏力,腰膝酸软,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取穴:肺俞、脾俞、肾俞、印堂。操作:取紫皮独头蒜切成直径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所选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每次灸15~20壮,使皮肤潮红而不起泡为度。同时针刺迎香、合谷、足三里、百会、大椎诸穴,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10天后症状大减,连续治疗1个月后治愈。
  • 【艾灸体会】

    针灸对本症有较好疗效。患者在患病期间切忌强力挤鼻,以免邪毒窜入耳窍。应注意鼻部卫生和鼻腔通畅,注意锻炼身体,防止感冒。
jdf-icon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热线:400-966-8187

深圳市宝安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园A401